(2017年5月10日 上海)由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融合互聯 智能制造”——2017中國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高峰論壇·上海站在上海大酒店成功舉辦,200余名上海制造行業企業家/CXO現場參會、超過4000名全國制造企業CXO通過友空間直播參會,聚焦探討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會議由用友網絡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春雷主持。
會議現場
互聯網時代,基于用友友空間的線上直播,吸引四千余人觀看
工業大數據驅動智能制造
2012年麥肯錫在《工業大數據的崛起》報告中給出一個有趣的事實:工業部門已經進入“大數據” 時代,其數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正以創紀錄的速度迅速增長。對此,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大數據研究室主任、復旦大學李敏波教授指出:在工業領域,大數據工具應用帶來的效益將滲透于整個工業價值鏈,主要表現在研發、供應鏈管理、生產、售后服務等環節,這使得制造業減少了開發周期,優化裝配過程、增加了產量并滿足客戶的需求。天瑞集團基于挖掘工業大數據價值,實現生產可視化——生產線參數異常監控,大數據呈現的生產數據趨勢,能達到有效預測和對異常報警的應用效果。
上海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大數據研究室主任
復旦大學 李敏波教授
生產大數據是如何產生的?多少系統基于生產現場、供應鏈等環節互聯互通,相互協作才實現數據在系統中暢通流動?
融合互聯網,用友智能制造的5層架構與5位一體模式
用友離散制造行業總經理邵志俊介紹,用友智能制造著力于構建基礎平臺-智能工廠-智慧管理-產業互聯-智能決策5層架構的整體解決方案。
基于5層架構的用友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
用友離散制造行業總經理邵志俊
從企業營銷經營模式來看,用友通過五位一體的模式致力于構建制造企業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會上,邵志俊通過引用企業實踐對五位一體模式進行了解讀:
個性化定制:金彭電動車打造成品零庫存計劃體系,通過個性化選配、柔性計劃管理與靈活物流管理、實現C2M私人定制。
設計制造一體化:泰爾重工與賽象科技,通過打通設計與制造經絡,實現設計制造 數據一體化、業務一體化,徹底消除物料/BOM/工藝/庫存數據信息孤島。
多層次業務協同:萬和新電氣借助信息化實現內部多地點/多法人/多工廠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同時構建以萬和為中心、與上下游千余家供應商經銷商的產業鏈大協同。
智能工廠: 廈門僑興工業,借助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部署600多個RFID讀卡器,單品115道工序作業全過程數據自動采集,實現智能防錯與智能分析。
智慧化管理:寶舜科技以MES智能采集的數據與ERP積累的數據作為阿米巴經營數據支撐,構建多層次的阿米巴體系,實現內部市場精細化核算。
用友智能制造,賦能中國制造企業
會議當天,來自航天八院、中國龍工控股和雙良集團的嘉賓,分別作了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實踐的經驗分享。
航天八院:轉型智能制造 打造智慧院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三大總體院之一,成立56年來,已成為多領域并舉、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國防科技工業骨干企業。據航天八院程輝博士介紹,八院的生產具有單件小批量多品種多型號研產混線、對質量和可靠性苛刻要求等特點,這對智能制造提出了極大的挑戰。與用友合作十年來,經過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基于多系統橫向與縱向集成,實現了全院型號科研生產項目全過程管理、院/廠/所間的多級計劃管理、可視化生產、智能數據采集,同時集成設計系統,將工藝要求、圖紙、工藝指導視頻等內容推送到工位終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 程輝博士
對于八院智能制造未來規劃,程輝提到,2025年將基本實現航天裝備智能工廠,構建虛擬仿真中心、物聯網中心和大數據中心,為航天裝備的研發、制造和管理提供基礎云服務。
中國龍工控股:集成互聯 高效協同 智能制造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位列工程機械行業排名第33名,國內工程機械第5名,裝載機市場保有量第一。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CIO高昊向與會嘉賓分享到,龍工轄設14家生產制造子公司,5家銷售公司,擁有福建/上海/江西3大生產制造基地,典型的多地點、多工廠(法人)矩陣式組織管理模式。通過與用友合作構建集成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實現信息全面共享,訂單驅動的跨分子公司業務協同、內外部供應鏈協同、設計制造一體化、精細化成本核算等。通過ERP與MES集成互聯、MES與機器人互聯,實現智能數據監控與采集、生產過程可視化/透明化管理。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CIO 高昊
通過多系統全面集成互聯,打通管理與生產車間(包括設備與人),龍工將逐步走向智能制造。后,高昊分享了對于實施信息化的幾點體會:不忘初心、聚焦痛點;適合的才是好的;系統永遠只是工具,先優化流程再通過系統固化是關鍵。
雙良集團:智能互聯,打造新工業服務模式
雙良集團,中國民營500強,創建于1982年,擁有18家子公司、兩家上市公司。雙良集團信息化項目經理曹暉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階段介紹雙良的戰略變化。過去,雙良追求高端品質,放眼市場,通過專業化實現產品價值;近年來,雙良基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加快服務化轉型的步伐,比如建設ESM服務管理系統,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效益;建設統一的設備管理門戶和集成SL Remote,實現客戶資產設備運行情況實時監控;建設服務APP應用加快現場設備故障及時反饋和處理效率。雙良與客戶關系正從傳統產品買賣關系向客戶運維伙伴轉變。
雙良集團信息化項目經理 曹暉
未來,雙良希望通過大數據分析,大幅改善設備性能和提供智慧運營建議,與客戶共創價值。
會議后,用友網絡資產設備管理專家鄭胤以“設備實時監控 資產高效管理”為主題做了分享,從裝備制造資產管理結構分析、資產設備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及價值等方面進行闡述,分享了用友在資產設備領域的探索與應用實踐。
結束語:
智能制造,一個還將繼續深入發酵的話題。于制造企業而言,它不再是個概念。互聯網,也不再只是個熱點而已。2017年,更多的傳統制造企業開始深入探討企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也將更加自信地行走在智能制造的轉型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