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稅負問題”如何看 專家學者如是說
來源:中國稅務報 作者:中國稅務報
石家莊信友軟件公司是用友軟件在石家莊早、專業的營銷服務機構,石家莊用友、石家莊用友軟件、河北用友、河北用友軟件、用友石家莊、用友軟件石家莊、用友河北、用友軟件河北、石家莊暢捷通、暢捷通石家莊等;是石家莊早專業的財務軟件、會計電算化軟件、企業管理軟件、用友軟件服務中心;主要經營用友軟件的U8、T6、T3、T+、T1等財務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OA辦公自動化系統。
買用友軟件,找信友公司!已經成為石家莊用友軟件用戶、河北用友軟件用戶的一致共識!二十年信友公司,二十年用友服務,能實實在在保證客戶的應用效果!
其實,關于中國宏觀稅負高不高,企業稅負重不重的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認為,討論稅負問題,首先要區分“稅收負擔”和“總體負擔”這兩個概念。“改革開放之初,我國企業以勞動加工密集型制造為主,現在隨著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的一系列成本,包括財務、利息、稅費、物流、用能、人工和用地成本都在增加,導致企業感到總體負擔重。”在多年與企業接觸中,張連起感受深的是,制造業利潤太微薄了,只有5個百分點,而這點兒利潤稍不注意就沒有了。“東北的企業,一個電費就把利潤全吃光了,物流費就更不用說了。”張連起曾做過企業收費項目統計,他指出,各種收費項目轉化成企業負擔,使企業不堪重負。而一些企業和個人又分不清稅與費,人們就會把這些費用都歸結為稅收,也是導致公眾認為稅收負擔重的一個主要原因。
長期以來,稅費問題被混淆,稅負問題中包含的收費問題始終存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岳樹民指出,實際上,如果從總體情況上看,企業各種負擔疊加起來確實較重。由于公眾大都是非專業人士,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將稅與費混淆而談。
那么,該如何理性看待企業稅負問題?岳樹民指出,對于稅負問題,討論絕對額和相對額都沒有太大意義,關鍵要看為什么要繳納這個稅,同時,比較國內和國外的稅負也沒有意義,比如比較增值稅負擔,國內、國外的增值稅稅基、稅率和抵扣比例都是不一樣的。我國的稅制以對法人課稅為主,對自然人課稅較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在人均收入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是現實選擇。此外,討論企業稅負重還是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過去的稅收征管可能不是很嚴格,企業少繳不繳稅的情況較多,名義稅負與實際稅負相差較大。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認為,近年來,稅收征管效率逐步提高,金稅三期上線和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征管效率大幅度提高,實際稅負有可能增加。對此,岳樹民認為,討論稅負問題要考慮到改革的配套性,包括稅制改革、企業定價機制等改革,單獨說稅負問題是不全面的。
稅負之爭的背后,反映的企業對降成本的期待。稅收負擔作為企業成本負擔的一部分,“降成本有利于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指出,在我國稅和費連在一起,不能只減稅不降費。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提出,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推動企業眼睛向內降本增效。
科學認識稅負 發出理性聲音
岳樹民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
稅負問題由來已久,媒體幾乎每年都有關于稅負的討論,不少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在談論稅負問題時,有些觀點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對稅負問題的認識不全面。從企業家到媒體,再到公眾,一些人對稅收問題和稅負問題沒有科學的認識,沒能把稅收與自己享受的政府服務聯系起來,總認為稅不應該繳那么多,沒有把繳稅與政府行使職能需要資金相聯系。對于企業來說,一些企業家對稅收的看法與其他支出不一樣,往往認為過路費等開支甚至高利率都是可以接受的,唯有稅收不合理,不可接受。對于稅負問題,討論絕對額和相對額都沒有太大的意義,關鍵要看為什么要繳稅。同時,比較國內和國外的稅負也沒有太大意義。比如比較增值稅稅負,國內、國外增值稅的稅基、稅率和抵扣并不都是一樣的。由于對稅負問題的認識不全面,導致不少人只看到不好的地方,而看不到好的地方。
第二,對稅負問題的關注方向有局限。到底應該關注企業的稅負、消費者的稅負,還是投資者的稅負?現在一些人的關注點聚焦在企業身上。這和我國長期以來的稅收制度建設有關,我國的稅制以對法人課稅為主,對自然人課稅較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在人均收入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是現實選擇。討論企業稅負輕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過去的稅收征管可能不是很嚴格,企業少繳或者不繳稅的情況較多。隨著現在稅收征管越來越嚴格,雖然我國的稅制沒有變化,稅率沒有提高,但是把一些稅收漏洞堵住了,有些企業就會覺得稅負比過去重了。當然,也不能說企業現在稅負不重,但我們討論稅負問題要考慮到改革的配套性,包括稅制改革、企業定價機制等改革是否配套,單獨看稅負問題是不全面的。
第三,反映稅負情況的聲音渠道單一。可以說,我國現在進入“稅收時代”,幾乎任何經濟活動和取得任何收入都涉及稅收問題,而平時我們聽到的幾乎都是稅負重的人站出來說話,而稅負輕的人往往是不會發聲的。
第四,“稅”和“費”的問題被混淆。通過長期的研究我們發現,無論是大口徑,還是小口徑,稅負問題中包含的收費問題始終存在,很多人并不能將收費與收稅很好地區分開來。不僅如此,有時候看納稅人列出的稅收清單,竟然把請客吃飯和送禮的費用統統算在里面。
第五,稅收宣傳報道的導向作用值得反思。通過多年的稅收宣傳,在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增強的同時,公眾維權的法律意識也在增強。但在如今的報道中,非主流媒體對稅收的片面報道比比皆是,還有一些媒體把稅收“妖魔化”,逢稅必批,反而能獲得高點擊率,而主流媒體的正面宣傳往往不到位。我認為,關于稅收問題的報道,政府應該管起來,爭論性、批評性報道可以有,但不允許夸大的、理解錯的報道,否則會嚴重誤導公眾,危害社會。
征管效率提高影響實際稅負
張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
我國增值稅的標準稅率從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一直是17%,為什么當時不是“死亡稅率”,現在增值稅減收了5000多億元,卻成“死亡稅率”了呢?原因在于,過去稅是多一點,但賺的也多;現在生意不好,經濟下行,企業困難,財政也困難,所以企業感覺營改增雖然減稅了,但別的負擔卻增加了,總體稅負增加了。
除上述原因外,過去,稅務機關的征稅理念似乎是寬征窄用,即名義稅率定高一些,征收率低一些,實際稅負也低一些。近年來,稅收征管效率逐步提高,金稅三期上線,大幅度提高了征管效率,實際稅負有可能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稅負問題涉及稅收環境。銀行的營商報告里關于稅收環境的排名,我國排在120多名。他們的計算方法是將名義稅負、而且是高名義稅負相加。比如一家跨國公司,企業所得稅按25%計算,增值稅按17%計算,這兩個稅率直接相加為42%,就很有震撼力。我認為這樣是不對的,曾和他們商榷過。
分清稅與費后再來談稅負
李旭紅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
降低稅負有利于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政府的態度和民眾的期待是一致的。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要么減稅,要么發債。目前,在整個宏觀經濟層面上,我國以減稅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但是減負是比較復雜的,可能存在稅減下來,但費沒降下來,所以企業沒有感到減負。
之前,我們說增值稅總額是下降的,那么增值稅的總額是什么?是社會的總體銷項和總體進項之差乘以稅率。這個稅負降下來,不代表企業降負,因為口徑不一樣,一個是宏觀稅負,一個是微觀稅負。
從企業角度來看,稅負問題主要指微觀稅負。目前,企業在核算微觀稅負的過程中,存在著稅費不清的問題。現在需要做的是清費立稅,但操作起來非常困難,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地方財政也面臨收入壓力時。
應區分稅收負擔和總體負擔
張連起 全國政協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稅負問題”,我們首先要區分“稅收負擔”和“總體負擔”這兩個概念。隨著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的一系列成本,如稅費、物流成本、用能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在增加,導致企業感到總體負擔重。
企業成本壓力大,特別是制造業的成本壓力大,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說到成本大家很容易把它歸結到稅費上。對企業來說,現在有很多費的支出很大,有些支出缺乏合法性、合理性。各種費用疊加在一起,企業和民眾分不清稅與費,容易把這些費用都歸結為稅收,認為凡是政府收的就都是稅。
從營改增效果而言,減稅是無疑的。具體到企業,不同企業感觸不同。我接觸的很多企業,生產性服務業營改增后普遍降低了2個~3個百分點。對制造業來說,以前購買生產服務業的服務不能抵扣,現在可以充分抵扣,這對于企業創新驅動、研發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即使對那些不能完全抵扣的企業來說,減稅效應也是有的。至于一些以前報稅不充分的企業,就另當別論了,因為抵扣制度本身使原來的少繳稅的空間被壓縮了,相應感到稅增加,沒得優惠。總體上,營改增的減稅效應是明顯的。
我們在充分肯定營改增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推進營改增制度的完善,發揮增值稅的中性效應。具體來說,一要進一步完善抵扣鏈條,比如解決留抵稅額長期不能抵扣的問題;二要逐漸降低增值稅稅率,將增值稅17%的稅率減至13%。
稅改方向在于清費立稅
陳文東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在“死亡稅率”的討論中,有理性探討,也有情緒化表達。這種爭論應在科學客觀和理性的共同話語平臺上開展,才可能把問題說清楚。
首先,企業普遍反映負擔重是客觀存在的,但原因不全在稅收。近年來,稅制改革一直以減稅為政策導向開展,企業的“稅感”重其實是對包含大量基金和收費而形成的總體負擔的感覺,只是以稅收為靶向作出表達。企業家不是財務和稅務專家,但學者則應另論。以利潤甚至以凈利潤作為分母衡量微觀企業負擔,從財務分析角度看值得商榷。
其次,關于宏觀稅負,除了討論多年的口徑問題外,其實還有統計上的問題。例如,對于股票、二手房等存量資產的交易及其持有收益的征稅,土地出讓金等政府財產性收入,其來源都與當期GDP無關,計算宏觀稅負時卻未作相應扣除。所以,指標本身的科學性存在改進空間。
后,稅收是文明的對價,不能被“妖魔化”。稅制改革方向在于清費立稅、優化稅制結構和推進財政預算制度改革,提升全社會的獲得感。
公司介紹
石家莊信友軟件工程有限公司,是用友軟件在石家莊早、專業的營銷服務機構,
- 專注于用友軟件的銷售維護二十年!
-
用友軟件全系產品,價格低!服務優!
-
-
用友軟件的購買、使用中的問題,歡迎隨時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311-89691958 89691957
131 3116 7718 或 133 3136 5577 魏經理
石家莊會計家園群: 296912529 歡迎會計人員加入!會計交流、會計培訓!定期會計知識講座!
大宗物料管理(過磅管理、磅房管理、計量管理、稱重管理)、無人值守管理、物流一卡通管理、質檢一卡通管理 地磅防作弊防遙控系統 www.mykanfa.com
- 上一篇:財會年終大盤點:2016年會計行業關鍵詞 2016/12/29
- 下一篇:2016中國政府采購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用友政務第5次榮獲“受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