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軟件機遇年,面臨兩大壓力
國產軟件機遇年,面臨兩大壓力
“2013年的確是國產軟件的一個機遇年。”用友公司高級副總裁鄭雨林在接受《民營經濟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用友通過25年的發展,擁有1萬多名員工,客戶群發展至180多萬,年銷售達到50億,相信在2013年用友會有一個更好的突破。
中國軟件產業正經歷兩大壓力
繼2012財年的良好表現后,4月27日,用友發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用友軟件(600588)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9.18%;凈利潤則虧損3990萬,但同比去年一季度4171萬,實現了減虧。
鄭雨林表示,無論是去年的業績表現,還是一季度的減虧,用友都呈良性發展。而公司也正在轉型,正在全力抓業務發展,從而實現了收入的穩定增長,提高了分銷收入占比。
相比較國外一些軟件企業,業內人士紛紛看好接下來國內的軟件市場環境。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數據,中國軟件(600536)業務總收入年增長率分別為29%(2008年)、25.6%(2009年)、31%(2010年)、32.4%(2011年)、28.5%(2012年),連續5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確,這幾年軟件產業增長的規模速度和質量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鄭雨林表示,中國龐大的企業軟件市場仍處于上升期。絕大部分工業企業正進行新一輪軟件投資,以跟上政府提出的向“兩化深度融合”轉型策略,進而實現自身的產業戰略轉型和升級。
不過,鄭雨林也向本報記者分析,盡管機遇不小,但國產軟件也到了關鍵時期,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之下,中國軟件產業正在經歷兩大壓力,一是市場增長出現放緩,一些企業的軟件采購需求減少;其次,人力成本的增長是一大壓力,這兩方面都是軟件企業所要面臨的困難。而縱觀國內軟件市場,不少中國企業在經營上仍然僅著眼“如何賣出更多的產品”,而不是聚焦“如何幫助客戶更好的解決問題”。由此可見,經營模式和思維模式上有所創新,是中國企業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軟件企業要突破現有結構模式
“事實上,此前用友也只注重自身的發展,想著怎么買好軟件,而忽視了合作伙伴也忽略了供應鏈。”鄭雨林進一步表示,未來我們伙伴,所以我們要打造一個強大的產業鏈。到目前為止,合作伙伴超過3000多家,包括一些重要的合作伙伴,未來我們要發展更專業的合作伙伴。比如說一個行業的開發,行業的咨詢,行業的實施。用友會將中端業務用兩到三年時間實現全伙伴的經營,高端業務要把80%的咨詢實施通過伙伴交付。
“軟件企業只要突破現有的結構模式,才有更大的機會。我們通過平臺化發展做強做大,來推動產業鏈,也只有產業鏈的發展,才能更好促進產業鏈里各個環節的企業做強做大,使得用友能夠服務和回報給客戶更大更實在的價值,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幫助企業用技術重塑管理,提升競爭力。”鄭雨林說。
鄭雨林透露,未來3年,用友將推進軟件包、解決方案向平臺化模式轉型。到2015年,用友的客戶群目標是要超過1000萬家。 用友軟件,用友財務軟件
- 上一篇:用友UAP為伙伴提供多種支持保障研發成果 2014/3/10
- 下一篇:主計量單位與輔計量單位 20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