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信友】 內鬼嘴真大:一年吃掉數萬噸原煤
內鬼嘴真大:一年“吃掉”數萬噸原煤
在昆鋼嘉華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安寧公司)煤樣室左側的空地上, 一輛紅色的寶馬mini 轎車已經停了9天,車上,大理中能經貿有限公司(下稱中能)的四五個員工輪番24小時不間斷的值守,任務是觀察該公司存放在煤樣室里的煤樣會不會被調包。
據中能員工介紹,安寧公司為了賴中能公司的1000多萬元貨款,也為了掩蓋一些領導和部分原煤供應商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事實,以“原煤虧庫、煤耗高、以次充好” 等理由向檢察院舉報中能。中能公司為了自證清白,只好派人駐守在煤樣室外,不讓煤樣室里的煤樣被人做手腳。
自今年5月初記者不斷接到安寧公司的原煤虧庫、原煤過磅有問題的舉報以來,記者不定期進入安寧公司進行暗訪。隨著歲末年關的逼近,安寧公司的原煤虧庫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越加嚴重,年度利潤指標一再下調。在連安寧公司總經理等領導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檢察院和公安局卻突然介入,試圖從司法層面尋找其原煤虧庫的真相。
過磅:玄機重重
記者調查了解到,安寧公司是由昆鋼水泥建材集團、香港美力及臺灣新臺泥三家聯合投資的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其中,昆鋼水泥建材集團占股38%,香港美力占股32%,臺灣新臺泥占股30%。約定由昆鋼水泥建材集團管人事,香港美力管財務,新臺泥管生產經營。而安寧公司的原煤供應商有祿豐福瑞德、宣威澤益、宣威昌源、云南振宣、昆明禾旭、大理中能、安寧宇鑫、宣威富林、宣威鑫浩、宣威拓宇、河口云祥、昆明煤鋼等十幾家,因安寧公司共有生產水泥熟料2000噸的一線和4000噸的二線,每天每月所需的原煤數量基本固定,也就是說,供煤的蛋糕就那么大,誰家供煤量多一點,就意味著誰家吃下的蛋糕多一份。
這樣,在各個原煤供應商的組織下,來自云南各個產煤地區的原煤,經過長距離運輸后,進入安寧公司過磅、稱重,再開進100多米進入煤棚或外堆場卸煤后,回到過磅房過空車磅,就完成這一交煤程序。
但記者暗訪時發現,今年5月29日,云A66658、云A44713、云F28551在倒完煤后沒過空車磅就直接開走;11:03分云A95279車、12:14 云A44713同時出現兩張同車牌車的現象;云F37187、云A56291和云F28711車進場倒完煤后就直接往后門(4號門)方向開去沒過空車磅;
10月6日13:19分,云AB1660車輛裝煤未滿車廂,正常凈重應為17噸,過磅凈重卻達25.32噸;15:25分,云D47775車輛裝煤未滿車廂,正常凈重應為15噸,過磅凈重卻達23.66噸。
10月13日14:14分,云D61277假四橋翻斗車,正常凈重應為40噸以下,可過磅凈重卻達50.24噸。
10月14日11:39分到11:57分,云D29272車重復過磅兩次;14:47分到15:18分,云A88963車重復過磅4次。
10月21日10:27分,云D35871車輛只裝了半車煤,正常凈重應為20噸左右,過磅凈重卻達38.6噸(見下圖)。
![](http://image.jdol.com.cn/news/img/201111/0d1581ff94154cdfbb9481a78239408f.jpg)
另據安寧公司的知情人透露,大約在今年4月底,采購部的人曾經在過磅房磅稱的傳感器上發現一個U盤樣的干擾器,上報到昆鋼水泥建材集團后卻不了了之。該知情人說,安裝干擾器的人可以用遙控方法控制重量,預先在鍵盤上預設數據,運煤車輛過磅時,稱多少量,完全由拿遙控的人和過磅員決定。
安裝干擾器虛增原煤數量、重復過磅、未過空車磅,過磅房成了部分原煤供應商攻陷的第一道關卡。所以,安寧嘉華的第三股東新臺泥的杭州營運管理中心針對昆鋼嘉華一季度經營業績出現滑坡的現象,成立了專業管理調研組,并自2011年5月5日到5月9日進行了現場調研,形成了《云南昆鋼嘉華水泥建材公司專業管理調研報告》,該報告的“風險防范”章節中提到:“安寧公司物流通道較為復雜,給貨物進出口管控帶來較大難度,廠區共有4個進出入通道,廠區內各區域有主干道相連。1#門主要為公司原燃材料和水泥運輸車輛進出廠通道;2#門為公司行政區進出廠通道;3#門主要為公司原燃材料運輸車輛進出廠通道;4#門主要為龍山石灰石置換供應通道,有時有原煤運輸車輛進入。1、2、3#門由公司外包保安公司進行看護,4#邊門無人看護。且進出廠車輛把關不嚴,部分車輛進出廠在發運信息系統內無記錄,如5月7日有3輛車進廠未過空車磅,出廠時僅有地磅員手寫的復磅皮重作為空車出廠憑證。經了解,安寧公司多次發生勞務工和進廠車輛偷盜行為,外包保安對門衛管控較弱,關鍵崗位缺乏有效監督和管理,使公司財產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取樣、化驗:漏洞百出
攻陷過磅第一關后,原煤供應商又面臨取樣和化驗兩大關卡。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取煤樣有很多講究:同一堆煤,取煤樣的點如何選,如何取,都看取煤樣的人;多取一塊煤矸石和少取一塊煤矸石,化驗出來的熱值肯定不一樣;煤好的地方取的煤樣和煤差得地方取的煤樣,做出來的化驗結果肯定也不相同。
按照規定,取煤樣必須兩人以上。但據安寧公司原品質部人員透露,2011年1到5月期間,品質部的管理混亂到連生產數據都可以作假的程度:煤磨磨出煤粉的灰份如果大于36,那如何填寫,必須要告訴當時品質部的負責人馬如龍和王國飛由他們確定一個數字再填寫。該人士稱,當時取煤樣的只有一個叫保明的外用工,結果多次出現原煤指標進場和出磨對不起來的情況,說明取煤樣的外用工肯定有問題。
該人士舉例說,宇鑫的原煤,化驗熱值都在5300大卡到5500大卡,高到5600大卡,但他親自取樣做出來的結果只有5100大卡;今年4月,大豐的原煤,化驗熱值為4900大卡,實際用下來估計只有4200大卡,因為灰份達40以上。
原煤的熱值越高,計算價就越高,于是就發生原煤供應商公開威脅“不聽話”的品質部人員的現象。該人士告訴記者,就在今年4月,一家叫昌源的原煤供應商的老板曾對當時的品質部經理助理李文太發出死亡威脅,稱他的煤原來都有5400大卡的熱值,為什么李文太來后只有4800大卡左右,并在電話里威脅說,讓李文太活到明天早上八點,再提著他的頭去見劉總(指安寧公司的總經理劉成信)。后來在劉成信的干涉下,昌源的老板以“酒醉胡話”為由,向李文太道歉。
2011年6月24日,發生了煤樣被調包的事件,把品質部混亂的管理局面尖銳呈現在安寧公司的管理層面前。原品質部經理徐正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煤樣是宇鑫的,我們發現化驗結果和實際的偏差很大,大約有400大卡左右的偏差,就調取監控攝像資料,發現品質部負責原煤驗收的主管王國飛進入了煤樣室,把鎖住的門用鑰匙打開,把宇鑫的煤樣進行調包。行政部把他喊去問話,他也承認了,說他確實對宇鑫比較照顧。
品質部人員也稱,只要宇鑫的原煤一進廠,就要把過磅房和開裝載機的人都喊去吃飯,多年來都這樣,“這已經成了一個慣例”。
2011年6月27日,安寧公司的行政部經理包強亞撰寫了一份圖文并茂的《6.24原煤樣品可能存在掉包情況的分析》的報告,結論是“從以上圖片分析及通過有關人員核對了解得出,可疑人員為公司品質部勞務派遣工保明,目前在取水泥、熟料等樣品,原為公司原煤取樣工,在整個原煤樣品掉包過程中,品質部配料主管王國飛充當了踩點、放哨的角色,充分證明這起事件屬于監守自盜、內外勾結作案。嚴重損害公司利益,望公司嚴肅處理,以儆效尤。”
但據知情人透露,昆鋼水泥建材集團董事長沈忠華和書記熊柱平只是把宇鑫老板趙懷瓊喊去,讓她寫了一份保證今后不再發生類似事件的保證書,就讓宇鑫繼續供煤。安寧公司的第三股東新臺泥對此強烈不滿,責令安寧公司對宇鑫做出如下處理:暫緩供煤,暫緩付款。
“但這件事上報到水泥集團后,卻不了了之,王國飛也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徐正杰告訴記者,“我們接著對宇鑫存放在保險柜里的煤樣進行了現場化驗,現場有包括宇鑫在內的很多人,化驗的熱值為4800大卡,與王國飛掉包后的5400大卡相比,偏差600大卡。但終結果是,宇鑫的原煤,仍按5400大卡的熱值計價。我非常氣憤,拒絕在結算單上簽字,并當眾說:如果都這樣,還不如把品質部拆掉算了!”
其實,早在2011年5月9日由新臺泥杭州營運管理中心專業管理調研組做出的《云南昆鋼嘉華水泥建材公司專業管理調研報告》里,就對煤樣掉包現象作了預言:“煤炭取樣為一個人在卸車處進行取樣,進貨量大時由外包工協助取樣,該取樣方法會出現較大的取樣偏差和人為因素風險;封存樣庫鑰匙由一人看管,極易產生人為掉包風險;制樣房距離取樣點有一段距離,在送樣品的過程中,也存在掉包風險……”
據該專業調研組調查統計,“2011年1—4月份,共有2萬噸進廠煤炭存在質量爭議沒有妥善解決完畢,其中賓川縣大豐公司有5470噸未結算爭議較大,進廠檢驗熱值為5000卡左右,入窯使用僅4100卡,相差900卡左右。較大的質量檢測偏差,不僅造成公司利益的損失,使采購價較高,也給生產管理增加了難度。”
“6.24掉包事件”的影響持續發酵。安寧公司一不愿透露名字的高管透露,堅決要求徹查“6.24掉包事件”的原安寧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國清早在8月份就被強行調離到昭通大關;9月21日,官渡區檢察院介入調查后,原品質部經理徐正杰被調離到安寧公司熟料分廠任副廠長;原品質部經理助理李文太被調調整崗位,不再分管原煤,而是分管水泥熟料……而因“6.24掉包事件”影響被“暫緩供煤”的供應商宇鑫公司,自10月20號后就開始恢復供煤,同時,供應商昌源、拓宇、澤益等也開始大量組織原煤進廠,煤價也漲至每頓930元。
補虧:難以完成的任務?
“安裝干擾器虛增原煤數量、重復過磅、掉包煤樣虛增熱值等一系列違法違規的行為,是造成我們安寧公司原煤虧庫的真正原因。”安寧公司高管如是說。記者在安寧公司暗訪了部分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都認同這一觀點,“這已經是我們安寧公司公開的秘密”。
該高管稱,安寧公司每月原煤用量在33000噸到35000噸,2010年底安寧公司盤庫后,原煤虧庫就有近30000噸,后來經過2011年每個月的補虧,虧庫數量陸續減少,“今年五、六、七、八這四個月我在安寧公司的時候,原煤虧庫已經沒有再繼續虧了。”原安寧公司采購部經理孟慶山告訴記者。
“我是今年5月16日,從保山嘉華調來安寧公司的任品質部經理的,來了后發現整個管理比較混亂,就開始對現場取樣人員、分管人員進行調整,虧庫一直在減少,每個月要補虧1000多噸。”原品質部經理徐正杰說。
經記者調查,2011年4月,受宣威礦難影響,安寧公司來自宣威的原煤供應遭“斷奶”危機,到了5月初的時候,公司堆煤的煤棚和外堆場里的原煤基本上用完,只有預均化庫里還有幾千噸,嗷嗷待哺,達到原煤一進廠就用的程度。到5月11日,預均化庫里只有6000噸左右的原煤,但當天的報表庫存卻顯示有33000噸,實際虧庫27000噸左右。
“6.24掉包事件”發生后,安寧公司對煤炭供應商渠道進行優化,先后淘汰了合作過程中不能遵守公司規定、合同履約能力較差的云南煤化工、宇鑫、昌源、大豐等5家供應商,又新開發了拓宇、祿豐福瑞德、振宣等9家供應商,但受宣威礦難影響,新的供應商一直無法足量供應原煤,而且價格也較年初上漲了每頓200元。經過試驗試用,安寧公司終選擇了中能供應的性價比高的華坪洗煤,并逐步加大中能的供貨比例,高達到80%,形成了中能“一家獨大”的供煤局面。到9月21日檢察院介入后,9月22日,安寧公司停止了中能的原煤供應。到了10月10日,安寧公司的外堆場和煤棚基本沒有原煤,只有預均化庫里還有7000噸左右。但當日的報表庫存卻顯示有24463.79噸,虧庫17463.79噸左右。
記者多次到安寧公司,不定期對外堆場、煤棚及預均化庫的原煤進行實地測量,并請業內專家測算原煤的實際存量,再和當日的報表庫存做對比,得出以下數據:
11月13日,實有原煤23000噸左右,報表庫存為42764.39噸,虧庫19764.39噸;
11月16日,實有原煤28000噸左右,報表庫存48928.25噸,虧庫20928.25噸;
11月19日,實有原煤27000噸左右,報表庫存為49921.76噸,虧庫22921.76噸。
記者反復和業內專家探討:20個區(多只能堆18個區)每個區長60米寬7.5米高3.2米高的煤棚,多也只能堆放原煤27000噸,而緊鄰的預均化庫多也只能堆煤8000噸,再加上外堆場大3000噸的堆煤量,總計多能堆放38000—40000噸原煤,何來庫存近50000噸之說?
安寧公司的高管透露,其實安寧公司從正常營運后就開始產生原煤虧庫,年年都要補虧。采用的方式有:
1、虛增煤耗:煤耗,是生產一噸水泥熟料所需的原煤數量,按公斤計。根據新臺泥所屬生產線2011年1—4月的運行指標對比,遼寧,重慶、句容等地生產線的實物煤耗分別為157.33、152.41、157.24、156.66,而安寧公司一線和二線的實物煤耗則高達195.27、174.62。
為了補虧,安寧公司把煤耗從2010年的170—175調高到215。但到2011年9月29日,安寧公司的煤耗創歷史新高,達到235。與之對應的是,10月,安寧公司第一次虧損300萬元。11月11日,昆鋼水泥集團召開高層會議,全線下調2011年度全集團的利潤指標,從5億元下調到4億元;安寧公司的利潤指標也從1.15億元下調到0.55億元。
2、虛增熟料產量:據安寧公司高管透露,一線和二線都有虛調熟料產量的情況,估計每天虛調高500噸左右。調高熟料產量,就相應增加煤耗,也是原煤補虧的一個手段。
按照2011年11月20日生產報表,當天二號線生產的水泥熟料有26521.53噸,其中倒外堆3101.52噸。但堆放熟料的兩個熟料罐里,每個只能滿裝10000噸,共20000噸。記者于當日下午趕到現場拍照留底,發現堆棚里空空如也,沒有堆放熟料。顯然,生產報表和實際情況不相符合。
3、做原煤水分的文章:根據品質部取樣化驗的結果,安寧公司都要對原煤供應商的原煤水分進行檢測,然后根據水分多少扣除,得出“不含水分”的原煤數量。根據2011年1—8月各供應商的水分扣除統計表,記者發現,各原煤供應商的原煤水分有著不同的扣除結果。例如大豐供煤總計為11306.30噸,扣除水分282.51噸;中能供煤總計為79173.76噸,扣除水分1432.94噸;宇鑫供煤總計為47720.26噸,扣除水分54.7噸;祿豐福瑞德總計供煤2577.54噸,扣除水分0.23噸;澤益和鑫浩各供煤5630.32噸和26322.00噸,水分扣除都為零——不可能不含水分的原煤,在該表上卻顯示出干燥無水的理想狀態。
但是,扣除了水分的原煤,在使用后,安寧公司還要做“水文章”。該高管透露,安寧公司在盤庫的時候,還要以3個點左右的水分來補虧。原品質部副經理李培景說,“單靠兩三個點的水分來認定原煤虧庫,是不科學的。”
4、做熱值文章:按安寧公司5000大卡熱值的標準衡量,超過該標準的,就要多付錢以示獎勵。但該高管稱,安寧公司的這種獎勵方法有失偏頗,按常理,應該把獎勵的錢體現在每噸煤的價位上,但安寧公司卻使把獎勵的錢以噸位來體現,無形中就增加了原煤的數量。
但盡管安寧公司使出了渾身解數,原煤虧庫的這個“黑窟窿”始終都補不好。該高管說,每天都有原煤供應商在過磅、取樣、化驗等環節做手腳,每天都有原煤虧空產生,怎么能把這個“黑窟窿”填平?就像希臘神話中搬石頭的西西弗斯,石頭搬上山又滾下來,周而復始,沒有盡頭。
原煤補虧:補了誰?虧了誰?
記者根據掌握的資料,對安寧公司2011年5月11日到10月10日的使出數據進行統計,試圖尋找安寧公司原煤虧庫的真實數據。
統計表明,自2011年5月11日到10月10日,安寧公司實際進原煤170659.59噸,加上庫存消耗3500噸,共有174159.59噸,再扣除2%的水分,為170676.4噸;而一線二線生產實際用煤數量為159219噸,扣除2%的水分,為156035噸。這期間,共生產熟料924000噸,按實際進煤數量計算,煤耗為185;按實際用煤計算,煤耗為169,這意味著每噸熟料要補虧16公斤原煤,那924000噸熟料,就有14784噸原煤,按照每噸原煤880元(不含稅)計算,價值13009920元,按照924000噸熟料產量計算,相當于每頓熟料增加了14元成本。
那這13009920元,是虧誰的?補給誰?該高管說,虧,肯定是虧了昆鋼水泥建材集團、香港美力及新臺泥這三個股東,如果公司盈利,就從利潤里補,如果公司虧損,就從每個股東的腰包里掏;補,肯定是補給安寧公司甚至水泥集團里和原煤供應商內外勾結的這個利益團體。該高管稱,僅5月11日到10月10日半年時間就有1300多萬元的虧損,那全年度計算會有多少虧損?“如果加上安寧公司一開始營運就有原煤虧庫的五六年時間來推算,安寧公司原煤虧庫給三個股東造成的損失,不單是幾千萬元,保守估計至少也要有兩個億,這些蛀蟲如此膽大妄為,不但導致了大股東昆鋼水泥建材集團的國有資產流失,而且也嚴重侵害了合資方香港美力和新臺泥的利益。”
另外,大量使用以次充好的原煤,也導致了安寧公司生產的熟料質量下降,同時也影響到成品水泥的質量。據因安寧公司供給的熟料質量問題引發糾紛后雙方把熟料送檢的結果看,安寧公司一線生產的熟料,3天抗拆強度為2.3MPa,3天抗壓強度為10.3MPa;二線生產的熟料,3天抗拆強度為1.6MPa,3天抗壓強度為3.1MPa。而業內專家指出,按正常指標,水泥熟料的3天抗拆強度應為3MPa以上,3天抗壓強度應在28MPa左右。顯然安寧公司一線二線生產的水泥熟料有質量問題。
2011年11月18日,記者電話聯系原煤供應商宇鑫的老板趙懷瓊,要求就安寧公司的原煤虧庫問題進行采訪。趙懷瓊稱她不在安寧,在反復詢問記者的身份后說可以安排在下午3點左右聯系。下午3點零5分,記者撥通趙懷瓊的手機,卻無人接聽。
當日,記者趕到安寧公司,找到該公司總經理劉成信,要求對原煤虧庫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采訪。劉成信稱安寧公司的虧庫確實存在,他已經安排專人正在對相關的財務資料進行統計,以便找出虧庫的原因,但因他馬上要開會,不能接受采訪,要記者把需要了解的問題寫出來給他,他會盡快回復。但至今沒有回復。(李坤文圖)
【石家莊信友軟件公司】
一直以來,大宗物料工作在煤炭行業、焦化行業、建材行業、大型糧庫及糧食加工行業、冶煉行業、化工行業、火力發電行業以及所有需要檢斤計量物料行業的難題,在手工作業下,如何有效的監控整個計量過程、質檢流程、結算流程,防止舞弊行為成為企業領導人十分關心的問題,有的企業采取頻繁更換人員、安裝電子監控設備等辦法進行監控,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杜絕舞弊行為。
通過對司磅業務、質檢業務、結算業務的管理難點和舞弊行為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以及充分考慮司磅業務與企業整個采購、倉儲、銷售過程中的關系,我們開發出的大宗物料系統,通過借助嚴密的流程設計和計算機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時監控整個司磅流程、質檢流程、結算流程,徹底堵住業務中存在的漏洞,同時與企業整個采購業務系統、倉儲系統、銷售系統緊密相聯,可以大大減輕司磅人員、庫管人員、質檢人員、財務結算人員的統計工作量,避免大量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工作效率。
歡迎咨詢:13131167718 魏經理
- 上一篇:【石家莊信友】用友暢捷通香港上市 2014/7/10
- 下一篇:【石家莊信友】 過磅員15天掙62萬 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