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雙11”,購物狂歡節的氣氛早已被渲染得很濃烈:商品預售、VR購物、網紅直播,各路商家鉚足了勁,紛紛使出看家本領。購物節已不僅是消費者“買買買”的瘋狂之夜,更是商家“拼拼拼”的“血拼”之夜。
然而,每年“雙11”狂歡之后,很多消費者卻為發票所困擾;在商家不斷推出促銷新舉措的同時,稅務處理不當,稅務風險頻發。“票”與“稅”,似乎成為“雙11”之困。如何獲取發票,預防潛在的稅收風險,成為消費者、商家和稅務機關的重要考量。
票
破解拒開有招數 電子發票成新寵
今天是網購族“買買買”的“雙11”,回想起去年“雙11”血拼的經歷,杭州市民傅先生滿滿的都是吐槽。
去年,新房裝修正值“雙11”大促,傅先生網購了不少裝修材料,然而索要發票的過程充滿了坎坷。“我向一家網店索要發票,被告知要等幾天才能開具,沒想到一等就是近半個月,還是在多次催促后,賣家才為我寄出發票。”傅先生有些失望地說,“雖然我買的東西沒出現質量問題,但是這樣的售后讓我的購物體驗大打折扣。”
有數據顯示,每年“雙11”節后都是消費者投訴和反映發票問題的高峰期。然而,一些店家也有自己的難處。“去年‘雙11’,企業用票量比往常翻了近十倍,根本來不及開票。又加上沒計算好用量,出現了中途發票斷供的情況,匆匆跑去國稅局領票,遭遇了排隊長、領票難的問題,耽誤了很多時間。”義烏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老板一臉的無奈。
為解決電商企業“雙11”期間領票難問題,浙江省國稅局納稅服務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雙11”前夕,該局組成多支服務電商團隊,并開通了測算發票用量預約服務熱線,有需求的電商企業可以通過撥打當地國稅機關的納稅服務熱線預約。對比往年,今年出現了電商提早預售這一新情況,服務團隊調取了企業近兩年來參加網絡大促銷的用票曲線圖,與當前預售產品數量進行綜合分析,為準確預測發票用量奠定了基礎。另外,為解決企業突然斷票的問題,該局推出了紙質發票的“網申郵送”服務,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都能通過EMS特快專遞快遞上門,快當日下午就能送達,免去了領票人員的排隊之苦。
“雙11”期間,除遭遇企業的發票斷供之“囧”外,很多消費者還遭遇了商家五花八門的拒開發票情形。為此,國稅機關搜集了歷年發票的典型個案,幫助消費者識破發票拒開套路。
拒開理由一:發票用完了
一些開展促銷活動的商家用“發票用完了”這一理由搪塞消費者,當日后消費者索要發票時,采取抵賴的方式不承認發生過消費。面對這一情況,如果在實體店購物,一定要當場讓店家在小票或消費憑證上寫明發票未開的原因和能拿到發票的日期;如果是網上購物,就要保存好與店家的聊天記錄,在店家未許諾準確的開票時間前,不要付款。
拒開理由二:促銷商品不能開票
“雙11”搞促銷只是商家的一種銷售方式,按照規定,只要商家銷售了商品或者是提供了服務,就不得以各種理由拒開發票。遇到商家所謂的“促銷商品不能開票”一說,消費者可以放心大膽地向商家索要發票,維護自身的正當權利。
拒開理由三:發票開錯沒法重開
一些店家會以“系統開的沒法作廢”或者“發票隔月了沒法處理”等理由,拒絕消費者的開票要求。但是,不管是店家自主開票,還是稅務機關代開發票,如果開錯,在開票當月均可以作廢重開;如果是隔月發票,則可進行沖紅操作。
拒開理由四:消費金額太少沒法開票
開發票不存在“起步價”,稅法規定,如果消費者在消費后索要發票,商家不得拒開。因此,不管消費金額多少,商家都應該按規定予以開具。
同時,國稅機關溫馨提示,消費者遇到發票問題,在與商家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可以撥打納稅服務熱線12366尋求幫助。
“電商銷售商品需要繳稅,買家需要取得報銷憑證,取得發票則顯得至關重要。”大連誠譽稅務師事務所副所長張寧介紹,“發票按照稅種的不同,分為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兩種發票對開票方來說,稅率或征收率是一樣的(17%或3%)。發票按形式的不同,分為電子發票(網絡發票)和傳統紙質發票。電子發票指納稅人通過互聯網,利用稅務機關提供的發票在線應用系統開具的發票。與紙質發票相比,電子發票瞬間即成,虛假真偽即刻核實,操作簡便。”
在“互聯網+稅務”的大背景下,電子發票作為一種全新的發票形式融入日常消費,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商家接受。
電信金華分公司計劃財務部經理劉學軍告訴記者,公司1個月的發票用量在5萬份左右,自從使用了電子發票,財務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用戶普遍反映能夠接受。“今年‘雙11’,營業廳也開展了促銷活動。采用電子發票,既可以加快速度,又方便消費者,真是一舉兩得。”
記者了解到,作為試點,京東集團2013年6月在北京開出全國首張電子發票,并且持續推動,目前,京東電子發票范圍已擴大至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京東一直堅持給消費者開具電子發票。根據規定,給個人消費者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對于企業來說,只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相關規定,準確提交納稅識別號、企業名稱等,提出申請,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以實現進項抵扣。”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告訴記者,“對于規范、守信、誠實的經營者來說,電子發票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一方面,節約了財務成本,以京東為例,每年平均開具六七億張電子發票,今年已經開具了4億張。一張紙質發票成本是3角錢,每年開具發票就是上億元的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經營效率,單獨寄發票成本太高,發票只能隨貨寄,如果發票打印不出來就無法發貨,增加了時間成本。而有了電子發票,整個流程的效率大幅提升,單位時間賣的商品越多,創造的效益越大,這是電子發票給企業帶來的更大收益。”
“互聯網創業大潮受到國家的關懷,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電子發票推廣的文件就有5個。電子發票推出以后,也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除了京東以外,其他電商也上線了電子發票。實體店也不例外,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今年6月全部上線電子發票,取消紙質發票;順豐快遞、首汽約車、麥當勞、肯德基等都上線了電子發票。電子發票如雨后春筍,其發展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蔡磊說。
“推廣電子發票之初,我們就瞄準電商企業大力宣傳。往年10月下旬,就會有很多電商企業來國稅局辦稅服務廳囤票,成箱成箱的領用發票。其實囤票會帶來較大的丟失被盜和損毀風險,企業對發票的管理、人工和印刷等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浙江省國稅局納稅服務處工作人員說,“采用電子發票能解決上述問題,國稅機關可以一次性向企業端發送幾萬份甚至幾十萬份發票數據,實現開票企業零等待,解決了電商貨票不同步快遞的情況,為企業省下大筆重復快遞費用。”
浙江省國稅局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信息發布和稅企微信群等方式向全省電商企業宣傳電子發票,截至目前,浙江境內的天貓旗艦店普遍已采用了電子發票。今年“雙11”前夕,來國稅局辦稅服務廳辦理增加發票份數的企業雖然較多,但囤票現象對比往年已大幅度減少。該局一份關于電子發票的問卷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電商表示使用電子發票后增加了網購者對商品質量和品牌的信心,店鋪的好評率和信用度也隨之提升。
稅
異彩紛呈搞促銷 稅務處理要記牢
每年的“雙11”狂歡購物節,不管是線上的電商企業,還是線下的實體商場,都迎來一場異彩紛呈的大促銷。在促銷過程中,商家往往采用折扣銷售、買一送一、積分送禮等多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大連誠譽稅務師事務所副所長張寧表示,在這些促銷方式的背后,若處理不當,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稅務風險,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失。
促銷方式一:商家采用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何確認銷售額?
實務中,折扣有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兩種方式,其中,商業折扣是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價格扣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折”。根據《增值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納稅人采用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因此,商家采取商業折扣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的,可以按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認銷售額。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商家如果未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注明折扣額,僅在發票的“備注”欄注明折扣額的,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如果企業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在其財務上如何處理,折扣額都不得在銷售額中減除。
促銷方式二:商家采用買一贈一方式銷售貨物,所得稅和增值稅怎么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相關規定,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銷售商品的,不屬于捐贈。因此,在企業所得稅處理時,應將實際收到的銷售金額按銷售貨物和隨同贈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分攤確認其銷售收入。而在增值稅上,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第八款的規定,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給他人,視同銷售貨物計算繳納增值稅。如果商家將贈品從總體銷售的價格中剝離出來,使贈品的價格在開票的發票中得到獨立的體現,這就使贈品成為正常的銷售商品,而不是視同銷售的商品,可以按實際收到的銷售金額繳納增值稅。
促銷方式三:商家采用類似積分送禮、積分抽獎等方式贈送消費者商品,是否繳納增值稅?
商家采用積分送禮、積分抽獎等方式贈送消費者的商品,無須消費者支付價款,屬于無償贈送行為,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第八款的規定,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繳納增值稅。
促銷方式四:商家采用“滿就送折扣券”的方式搞促銷,能否按扣除折扣券后的金額繳納增值稅?
商家的折扣券是在消費者購物付款后贈送的,且消費者是按照商品的標價據實支付,對持券消費者來說,只有再次購物消費時才能使用該券。所以,折扣券并不是對所購商品價款的實質折扣,依照現行稅法規定,商家應按實際收到的銷售金額繳納增值稅,不能扣除折扣券的金額。